Intel 聞名的 Tick-Tock 鐘擺發展策略,在 2014 年因故稍作停擺,並未推出全新世代產品。去年只以第 4 代 Core(代號 Haswell)為基礎,重新包裝推出孿生產品應付市場(代號Haswell Refresh),另外搭配新一代旗艦平台 Haswell-E 炒熱買氣。 Intel 終於在 2015 開年頭幾天,正式發布這代號 Broadwell 的新世代產品,精確來說甫解禁的是 SoC 架構低功耗 U 系列,而針對 2 in 1 裝置最佳化設計的 Core M-5Y,已經於去年底陸續出貨。不過無論是哪個系列,Broadwell 當前只發布行動平台產品,桌上型平台將於稍後才會正式推出。 全新製程技術組合,電力效率比掛帥 基於 Tick-Tock 鐘擺發展策略模式,第 5 代 Core 產品輪值到 Tick 階段,意指微架構半導體製程技術將更新。從 Haswell 跨入 Broadwell 世代,改變的不只是製程而已,3D 電晶體技術也演進至第 2 代。結合業界最先進 14nm 製程,再加上因應製程進步而加以修改的 3D 電晶體結構技術,是為 Broadwell 電力效率比表現的核心關鍵。
▲ 第 5 代 Core 處理器結合 14nm 製程與第 2 代 3D 電晶體技術,以電力效率比為主要訴求。 Intel 以 Core i7-5600U(第 5 代)與 Core i7-4600U(第 4 代)為例,指出 Core i7-5600U 電晶體數量增加 35%,但晶圓體積縮小了 37%。在 14nm 製程與第 2 代 3D電晶體結合下,能為行動平台提升至多 1.5 小時電池續航力,而效能依不同應用類型而定,最多分別有 3D 遊戲 22%、影音轉檔 50%、整體效率 4% 等提升幅度。 內顯支援 4K 輸出,HEVC 解碼囊括在內 而許多人關注的內建繪圖顯示單元部分,第 5 代產品除了 HD Graphics 6000,另有更高效能導向的 Iris Graphics 6100 等型號。Intel 指出與第 4 代 U 系列產品相較下,電晶體數量從 13 億提升至 19 億個,至於體積則是由 181mm2 縮減至 133mm2,電力效率比同樣足有長進。
▲ 第 5 代 Core 處理器所內建繪圖顯示核心,電晶體數量同樣受惠於新製程而大增。 官方資料顯示,HD Graphics 6000/5500、Iris Graphics 6100 等內顯,支援 DirectX 11.2、DirectX 12(標示為 Ready)、OpenGL 4.3、OpenCL 2.0 等 API,所內建 Clear Video HD 影片處理單元,可支援最新的 HEVC(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ec,即 4K 影片壓縮標準 H.265)、VP9、VP8 等格式解碼加速。此外 Broadwell 支援 4K(3840 x 2160)解析度輸出,並可結合 Intel Wireless Display 技術,無線傳輸 4K 解析度訊號。
▲ 新內顯除了宣稱效能大增,標示支援 HEVC 解碼加速亦為亮點。 Intel 同樣再以 Core i7-5600U(第 5 代)與 Core i7-4600U(第 4 代)為範例,指出其內部測試所得結果顯示,搭載 Core i7-5600U 的產品於 Windows 8.1 桌面待機時,電池續航力可增加約莫 60 分鐘。至於用來播放 HD 解析度影片,播放時間最多可增加 90 分鐘之久,顯示第 5 代 Core 處理器產品電力效率比之優異。
▲ 新一代內顯基於製程進步因素,再加上功能性更強的 Smart Audio 功能,官方宣稱可讓筆電電池續航力大增。 首波 17 款處理器,全產品線齊備 僅款當前只有行動平台產品發表,Intel 卻計畫無差別大舉推出全系列產品,官方宣稱日前解禁產品多達 17 款。其中 10 款為 TDP 設計規格 15W,內建 HD Graphics 的主流效能產品,另外還有 4 款 28W 內建 Iris Graphics 高效能產品,此外 Pentium 與 Celeron 共計 3 款 亦將一併推出。
▲ 第 5 代 Core 行動版處理器當前預定推出產品型號、規格資訊。 附加功能性增加賣點,不只是效能提升 除了處理器製程技術進化外,Intel 針對整體行動平台應用,也開發出多項新賣點,以期增加筆電產品功能性。首要的 RealSense,不少人在先前就已經聽聞過,這是 Intel 所開發 3D深度感知技術,能夠用以掃描物體輪廓,並且進行修改、控制等多種用途。其延伸應用功能相當多,這部分得視第三方軟體廠商,所開發設計軟體類型才能決定筆電產品實際具備功能性。
▲ RealSense 為第 5 代 Core 產品標準技術功能之一。 此外是無線連結傳輸技術,Wireless Display(WiDi)更新至 5.1 版,針對商務應用環境新增 Pro WiDi,使其具備更完善的管理機制,開發概念相似於乙太網路應用許久的 vPro。Intel 指出,WiDi 5.1 可支援 DirectX 9/11 遊戲畫面傳送,此外稍後將推出的驅動程式,將能提供 4K 解析度畫面傳輸應用。而相容於 WiDi 5.1 的接收器,目前已經有廠商推出,參考價格約為美金 39.99 元。
▲ WiDi 更新至 5.1 版,強化管理功能看來是有意打進商務應用市場。 其餘平台相關內建功能,還有 PCH 晶片組的 Smart Sound Technology,Intel 指出所內建 DSP(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,數位訊號處理器),一改傳統 AC 97、HD Audio 將運算作業交由處理器負責的做法,音訊處理能力更高且有助於降低整體消耗功率。雖然第 4 代產品已經內建,但 Intel 強調第 5 代產品所具備性能更佳,並且新增支援 Waves/DTS、Wake on Voice 等功能性。
▲ 新 PCH 所內建 DSP 支援功能較 Haswell 平台多,對 HD Audio Codec 廠商來說似乎不是好消息。 最後一項則是網路通訊部分,這在 Centrino 時代曾為改朝換代重點,用以搭配 Broadwell 的主要無線網路模組產品為 Wireless-AC 7265。這款模組為 Intel 第 2 代 IEEE 802.11ac 網路卡產品,除了支援 5/2.4GHz 雙頻、2 x 2 天線,還內建整併 Bluetooth 4.0 功能,模組本身採用 M.2 1216/2230 尺寸規格設計。
▲ 第 5 代 Core 行動平台標示支援 Wireless Gigabit,也是項令人期待的技術功能。 官方宣稱相較於 Wireless-AC 7260,新無線網路模組消耗功率極低,可節省 30~50% 不等耗電量,並且支援 Windows InstantGo 功能。不過得留意,Intel 標示 Broadwell 支援 Wireless Gigabit(WiGig)這點,和 Wireless-AC 7260 並沒有關聯性,意味相容支援 WiGig 無線網路模組另有他人。 2015 年新品多,新筆電需求高者值得先入場 概觀而言,行動版第 5 代 Core 處理器暨平台,除了依靠半導體製程與 3D 電晶體技術,帶來超越以往的電力效率比,Intel 投注在附加功能的心力也不少。此外,Intel 於稍早前的保密說明會議中,曾提及鎖定目標族群為舊機種使用者,預估可為那些約莫 2010 年推出的機種,帶來 2.5~12 倍不等幅度效能增益。 因為除了處理器與內顯效能明顯提升,消耗功率控制也精進許多,即便忽視那諸多的附加新功能性,2015 年新筆電有普遍搭載固態硬碟的趨勢,確實能帶來更好的整體使用體驗。換言之,採用第 5 代 Core 處理器的產品將於近期內大量湧出,如果廠商大量推出與鋪貨時間點,趕得上農曆年紅包/開學換機潮,正打算換新購、換機的使用者值得關注。
|
|
期待第五代桌上型CPU的資料~~ |
|
Core M 還是在行動裝置上用 ,只要還是要省電 跟一般i3 |
|
這不是CES展發佈資訊,只是推出只支援DDR3&LPDDR3,若是支援DDR4這比較有看頭,速度快省電,這樣的NB架構跟第4代差異不大,有失望~~看來是過渡型產品 |










